《晋书·宣帝纪》:青龙二年,诸葛亮病卒,诸将烧营遁走,帝出兵追之。关中多蒺藜,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,蒺藜悉著屐,然后马步俱进是也。
《宋书·礼志》云:“汉承秦制,冠有十三种,魏、晋以来,不尽施用。”
又云:“《傅玄子》曰:汉末王公名士,多委王服,以幅巾为雅,是以袁绍、崔钧之徒,虽为将帅,皆著缣巾。”
又云:“魏武以天下凶荒,赀财乏匮,拟古皮弁,裁缣帛以为帢,合乎简易随时之义。以色别其贵贱。本施军饰,非为国容也。通以为庆吊服。巾以葛为之,形如帢而横著之。古尊卑共服也。今国子、大学生冠之,服单衣,以为朝服。居士、野人,皆服巾焉。”
又云:“徐爰曰:帽名犹冠也,义取于蒙覆其首。其本纟丽也。古者有冠无帻,冠下有纟丽,以缯为之。后世施帻于冠,因裁纟丽为帽。自乘舆宴居,下至庶人无冠者皆服之。”
史臣案:“晋成帝咸和九年,制听尚书八坐丞郎,门下三省侍郎,乘车白帢低帻,出入掖门;又二宫直宫著乌纱帢;然则士人宴居,皆著帢矣。而江左时野人已著帽,士人亦往往而然,但其顶员耳。后乃高其屋云。”